嬴小政难得给自己放了一日假, 自然住回了原本的庄子中。
伺候的人都不会进院子,屋内只有朱襄和嬴小政舅甥二人。
嬴小政趴在软榻上,胸口垫了一个大大软软的棉花抱枕, 抱枕前放着书本。
朱襄坐在软榻一旁的椅子上,腰间门也有一个靠枕。
他身前放着一个小火炉, 小火炉上放着一个比炉口面积稍大的铜丝网。
烧红的铜丝网中间门放着水壶,水壶周围放着从南秦进贡来的橘子。
烤橘子的香味在屋内蔓延。
朱襄拿起一个橘子, 剥出橘子瓣往嬴小政嘴边一递, 嬴小政张嘴接住。
“想不想听”朱襄微笑道。
嬴小政将橘子瓣吞下,不悦道“舅父,你一定在开玩笑。”
朱襄道“听吗”
嬴小政磨牙“听”
朱襄又递了一瓣橘子。
嬴小政使劲咀嚼着软绵绵暖烘烘的橘子,咬牙切齿
朱襄笑了一声,道“你应该听到过一个传说, 人死之后还能转世成人,而转世后的人可能会记起前世,前世不一定是这个世界的人。”
嬴小政闷声道“也不一定是这个世界的过去。”
朱襄点头,又递橘子。
嬴小政不吃了, 指着旁边的核桃。
朱襄将橘子塞进自己嘴里, 拿起钳子,给嬴小政夹核桃。
“我的前世很特殊, 来自两千多年以后。”朱襄道,“在我那个世界, 秦始皇的舅父,大概是早早就死了。”
嬴小政心头一痛,手一撑坐起来,转身正对着朱襄“舅父”
朱襄递给嬴小政剥好的核桃仁。
嬴小政接过核桃仁,没有送入嘴中。
朱襄问道“不吃”
嬴小政闷声道“还吃什么吃舅父你”
朱襄道“我继续讲故事”
嬴小政捏紧核桃仁, 差点把核桃仁捏碎“嗯。”
朱襄道“两千年前的历史记载很少,后世人对先秦时代了解不多。”
嬴小政沉声重复“先秦时代”
朱襄道“毕竟秦始皇焚书坑儒,先秦典籍只在咸阳宫留有孤本,然后秦二世而亡,咸阳宫被项羽一把火烧了。”
嬴小政眉头狠狠跳动“焚书坑儒我没唉,原来还是这么做了。”
朱襄没有细究嬴小政的话,道“不过一些比较重要的事还是流传了下来,比如秦王绕柱,王负剑”
“舅父”嬴小政眼睛瞪大,从软榻上跳下来,“谁记的”
气死我了不是秦朝的典籍都被烧光了,为什么这个不烧是谁敢把这件事传到宫外
朱襄大笑“你这次非要以一敌三,是不是因为记着王绕柱,王负剑的仇”
嬴小政脸皮蠕动,然后垂脚坐在软榻上,手掌摊开,闷声吃手心碎掉的核桃仁。
嘎吱嘎吱,嘎吱嘎吱。
他后悔了。早知道听蔡伯父的话,让护卫把刺客抓了就是。不该非要自己动手,显得自己好像很在乎这件事似的。
吃完核桃后,嬴小政道“舅父不是要说秦二世而亡吗为何顾左右言他”
朱襄道“我是想让你放松一下心情,做好准备。”
嬴小政拍了拍手,故作洒脱道“我做好了准备,不会把扶苏贬为庶人。”
朱襄摇头“继位的不是扶苏,是胡亥。”
嬴小政再次从床上站起来,不敢置信道“怎么可能”
朱襄道“谁让你快五十了都不定太子,还死在南巡的路上”
嬴小政闭上眼深呼吸了好几下,胸口不断起伏。
半晌,他才睁开赤红的双眼,声音嘶哑道“矫诏。”
朱襄抬头,看着嬴小政脸上浓厚的悲伤和痛苦。
他猜到,嬴政大概是真的很宠爱胡亥这个幼子。
接下来朱襄还未说,嬴小政通过朱襄“故事”的标题,就能猜到一些事。
他像是向朱襄求证,又像是自言自语。
“赵高是我最信任的心腹近臣之一,东巡南巡常将赵高带在身侧。舅父对赵高如此厌恶,大概赵高是主谋。”
“胡亥年幼,又是矫诏上位,定会杀死扶苏。自灭满门自灭满门难道其他公子反对他,他与其他公子混战,导致那个叫项羽的攻入咸阳项羽,当是楚国项燕之后。是楚国旧贵灭了秦吗”
“指鹿为马,难道是赵高在朝堂上弄权”
“黑化”的朱襄见到嬴小政的痛苦,心中烦躁消失,怜惜泛上心头。
他叹了口气,道“猜对了大部分。不过秦公子没有反对胡亥,秦皇的威严已经被你巩固。胡亥以你的名义赐死扶苏,然后杀了你三十多个子女。具体的我记不得了,我不是学历史的。据说你的子女都是惨死,有分尸的,有碾死的。被逼自杀的倒是运气好了。”
嬴小政瞪大双眼,眼神空洞。
半晌,他眨了眨眼“何至于此”
幼子矫诏上位,他已经猜到胡亥一定会杀掉许多兄弟。
但胡亥为何连没有任何威胁的姐妹都杀为何用如此残忍的手段侮辱自己的兄弟姐妹
这已经不是政治斗争能解释了,也不是赵高弄权能推脱了。
胡亥下这样的诏令,内心就是看兄弟姐妹惨死为乐。
朱襄道“这就是自灭满门了。”
嬴小政颓然坐在床沿上,艰难开口“这是自灭满门,那自毁长城嗯”
朱襄道“你死后不到一年,陈胜吴广起义”
嬴小政打断道“起义”
朱襄平静道“是,起义。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是为起义。后世王朝,大多都是亡在庶民起义中。”
嬴小政嘴唇翕动了几下,道“舅父,请继续。”
朱襄道“秦始皇在世时,赵高曾犯下足以身死的大罪。当时主审人是蒙毅,蒙毅秉公处理,但你宠爱赵高,免了他罪罚。”
嬴小政深呼吸,双手握紧,双眼紧闭。
朱襄道“你焚书坑儒时,扶苏曾劝谏,被你训斥后外放至蒙恬处监修长城。所以后世也有人说,那时扶苏被远远放逐,已经失去了继承权,你本就属意胡亥继位”
嬴政睁开眼。
他愤怒道“长城离咸阳很近,又有驰道连接,回咸阳不过几日路程,何谈远远放逐朕将扶苏派往蒙恬处,是让他好好看看六国人根本没有对秦国臣服,必须施以重典再者他素来勇武,若能在蒙恬保护下领兵出战,立下军功,对他也有好处”
“朕确实不满意扶苏。扶苏之母戚背叛了朕,扶苏又太过天真仁爱,仁爱,难道朕不知道应该休养生息朕忍了六国那么久,连秦兵的军功都压着不兑现,不忍夺走六国人的土地。朕还给东方百家学子以督政之权。”
“他们是怎么回报朕”
“只会说正确的大话,无法治理好国家。扶苏若认为仁政能解决六国乱民,那就去长城看看,看看那些刑徒会不会因他的仁爱而服从他”
嬴政胸口猛烈起伏,心中愤懑勃发。
“胡亥胡亥是胡人姬妾之子。六国刚灭,后来秦王必须出自六国贵女,才能分化瓦解六国旧贵。他自出生起便不可能继承大统。”
“是以朕怜他,爱他。”
“朕虽命赵高教他,但对他学业并无要求,只希冀无论他哪位兄长继位,他都能安然富贵一生。”
“他也回报朕,对待朕如寻常亲父。朕在胡亥面前只是父,不是皇帝;胡亥在朕面前只是子,不是秦公子。朕以为朕与胡亥之间门没有权力皇位束缚,所以比旁的子女亲密”
嬴政单手抬起,遮住眉眼。
“朕从未教过他为君为帝,也未在朝中给他任何势力。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做不到”
朱襄冰冷道“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做不到他残杀兄弟姐妹可不只是赵高的主意,赵高那时候还不能一手遮天。你确定分尸碾死无辜的兄弟姐妹,他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做不到”
嬴政悲戚声一滞。
朱襄道“若之前的残忍行径还能说他为了坐稳皇位不得已为之。杀死蒙恬和蒙毅,也可以说是因为蒙恬和蒙毅更亲近扶苏。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二世不仅没有积极平叛,还变本加厉享乐,并连杀大臣,拒绝支援前线平叛军,这也能怪他什么都不懂”
嬴政语塞。
朱襄道“就当他不懂。但皇帝昏庸,就是他最大的罪责”
朱襄因嬴政的辩驳,不由生出怒气。
嬴政确实很宠爱胡亥。即使他信任自己所说的“未来”,也不由自主地为胡亥辩解。
但他对这怒气又很无奈。
嬴政不仅是秦始皇,还是一位父亲。
他对原本属意的继承人扶苏不满,所以所有秦公子都是他的太子备选。
正如他所说,他对其他秦公子都严格管教,并令他们发展自己的势力。
唯有胡亥出身过低,不符合后续秦王政治联姻的需求,所以他一直只将胡亥当儿子宠溺。
夹杂着权势的父子之情,和纯粹的父子之情是不同的,至少嬴政以为是不同的。
所以发现这个儿子的本质并不是他所看到的那样,发现这个儿子做了天大的错事甚至葬送了祖宗的基业,嬴政也难以立刻责怪胡亥。
历代帝王哪怕遇见儿子谋逆,都是先责怪其他人带坏了儿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使胡亥畜生不如。
“李斯也背叛了你。”朱襄没有隐瞒,“你当时托孤的重臣是赵高和李斯。扶苏不喜李斯,赵高说动了李斯,与他一同矫诏胡亥继位。”
“他们隐瞒你的死亡,日夜兼程回咸阳。你的尸身都臭了,于是他们在你的车内堆满咸鱼”朱襄道,“后世有典故,嬴政梓棺费鲍鱼。”
鲍鱼在此时,就是臭咸鱼的意思。
嬴政脸上悲戚消失。
嬴小政眨了眨眼,表情呆滞,不敢置信“哈什么鲍鱼”
朱襄道“嬴政、梓棺、费鲍鱼”
嬴小政“我这就下令把李斯五马分尸了”
可恶的李斯
朱襄耸肩“李斯在秦二世为非作歹的时候,履行了他作为丞相的职责,没有与秦二世和赵高同流合污,不断劝诫秦二世。所以他被秦二世和赵高灭了满门,死前还遭遇了残酷的刑罚折磨。”